凯美瑞,神车一样的存在。不谈过去,仅说从2006年第六代产品导入中国以来,至今累计销量已超过270万。而第八代凯美瑞更是实现了销售三连冠,连续3年销量突破20万台,成为b级别车日系“三剑客”最畅销车型,甚至比德系主流b级轿车销量更领先。
上月初,第九代凯美瑞宣布上市,价值升维价格降维,17.18万元——20.68万元的售价让人眼前一亮,特别是2.0l智能电混双擎17.98万元起售价性价比优势突出,市场竞争力拉满。
近日,对这款被厂家称为全球最好凯美瑞的新车进行了试驾。为什么是"全球最好"?在道路试驾中,发现全新第9代凯美瑞在智能化配置、静谧性、驾控性等方面的表现均有很大程度的迭代升级;而在场地试驾中,经过加速制动、变道预碰撞、车对车刹停、停车预碰撞、pksb泊车辅助及开门警告提示等测试环节的体验,擎报君也充分找到"全球最好"的理由。
外观上,这一代凯美瑞采用了更加犀利的前脸造型和肌肉线条设计,看起来更加动感,充分迎合年轻人品味。在车头下方的包围处,全新凯美瑞还增加了一条镀铬装饰,并贯穿侧裙、尾喉等部分,看起来颇有种低趴的效果。此外,新车还提供运动取向和豪华取向多种外观风格供消费者选择。
与上一代车型相比,新车在智能化配置方面非常丰富,这也是它为什么被称为“全世界最好的凯美瑞”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新车搭载8155高通骁龙车机芯片,联手华为开发了智能语音系统和应用生态。高达12gb的运行内存,算力提升超4倍,响应速度提升8倍,约40%的算力冗余,为后续ota留足空间。车机4秒内完全唤醒,只要喊一句“你好,小悦”就能和车机持续对话,“小悦”能听懂普通话和方言混搭语音,导航、搜索附近美食、播放音乐都不在话下。
此外,智能座舱还支持人脸识别和声纹登录,能记住不同用户的偏好。语音助手也可以连续输出命令不需停顿,手机远程控制、车控功能、数字钥匙这些通通都有。ar风格的hud抬头显示,3d化图像指引更直观,显示效果清晰度非常好。在同级车中,第9代凯美瑞唯一搭载carplay、carlife、hicar三大智能手机互联。通过使用,发现该智能车机系统操作界面简洁,更好地适应了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。
在豪华舒适度上,全新第9代凯美瑞也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行驶在高速路上,坐在车内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嘈杂声,连风噪声也不明显,这与该车通过37 项静谧性设计,包括在轮罩内侧采用隔音棉等19项材质新增;包括车门盖板隔音材质厚度提升30%在哪的11项材质升级;以及包括前后车窗全部采用双层隔音玻璃在内的7项设计优化,是分不开的。车辆在经过颠簸路段时,即使坐在后座也没有颠簸感,这得益于全新第9代凯美瑞采用了和雷克萨斯同款摆动阀式减震器,减震效果更明显。
在场地试驾环节,广汽丰田设置了12个挑战项目,通过变道预碰撞、车对车刹停、停车预碰撞、pksb泊车辅助及开门警告提示等实际的驾驶场景测试,深刻体会到新一代t-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强大。其中,新车配备的pcs预碰撞安全系统将识别对象增至7大类别,可预判5大方向碰撞。
在实际体验中,车辆在30km/h的速度下识别到右前方的非机动车后,自动向左轻微调整方向躲避行人。之后车辆识别到前方的静止车辆,发现驾驶者没有采取减速动作后,车辆采用三段式减速,先是警报,接着缓刹,最后刹停,整个过程很稳且细腻。而pksb功能则对新手司机非常友好,在日常停车中,无论什么样的停车场景都不会发生碰撞擦挂。
pksb泊车辅助系统现场体验视频
除此之外,第九代凯美瑞在油门响应、转向精准度和刹车性能上都进行了精细调校,带来了很好的操控性和驾驶感。新车提供标准经济运动三种驾驶模式,其中专为中国用户开发的运动模式加速推背感更强,动力响应更直接。实测下来标准与经济两种模式在驾驶感受上比较相近,方向盘的力度也差不多。但是切换到运动模式后,方向盘明显变沉。
本次试驾车型搭载了第五代2.0l智能电混技术,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到145kw,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4.2升,加满一箱油能行驶超过1000公里。第9代凯美瑞加速非常线性,油门踏板响应很快,有电车的加速迅猛感,却没有电车的眩晕感。油电动力之间的切换十分丝滑,几乎感受不到,因此这款产品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试驾场地上,都能给驾驶者提供稳定、流畅的驾驶感受。
得益于tnga-k平台的加持,以及大厂原生品质、更轻量化车身,全新第9代凯美瑞拥有高级驾乘质感、最新混动技术、先进智能科技,此外最重要的是,无论是颜值、座舱空间,还是动力、操控,可以说新车在保留原有产品实力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诸多满足当下消费者需求的实用配置。尤其是2.0l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,足够满足家庭城市代步出行,加满一箱油轻松续航1000km以上。此外,历经九点更迭,其用车成本、维护成本也早已摊薄,可以说是20万元级家用轿车中极具性价比的选择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