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密集发布的数据无不在显示一个不争的事实:突破数量级关键节点的中国汽车业迎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.1万辆和3009.4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1.6%和12%,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,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.7万辆和949.5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5.8%和37.9%,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。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35.7%,也就是说,乘用车市场每卖出三辆新车里就至少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。
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汽车产销量跃上新台阶,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突破,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优化升级。2024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迈入产销千万辆时代已无悬念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新能源汽车展望报告显示,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达到1300万辆,增速约40%。中国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地位,并进一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“风向标”。
与此同时,汽车产业发展将持续拉动基础设施、零部件、智能制造、汽车智能化等领域发展。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所言,汽车与信息通信行业、能源行业将进入深度融合期,汽车作为集成者、先导者带动多行业发展成为中国产业发展新特征,技术融合变为中国产业发展新优势。
燃油车时代,车企大约四年出一款新车,而如今汽车开发周期已经进入类似半导体行业的“摩尔时代”,新车型的投放越来越快,新产品越来越智能。在蝉联新能源汽车“全球销冠”的比亚迪刚刚发布的整车智能战略中,可以看到汽车将拥有智能化“大脑”和“神经网络”,犹如高级智慧生命体全面感知、集中思考、精准控制和协同执行;而长安汽车官宣将于今年10月大规模量产的长安启源e07可实现“一键变形、安全陪伴、自己充电”等场景化功能演绎,让“变形金刚”成为现实。
业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,在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这场革命中,中国汽车产业如果没有获得主导权或主导权没有上升的话,势必沦为这场革命的跑龙套者。如今可以看到,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中,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不断提升,正加速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中心,站在了世界舞台的c位。不仅如此,在赢得性价比、智能化优势的基础上,中国汽车业开始发力动力、设计、空间等基础元素并实现了突破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申请的动力电池专利占据了全球的74%,已成为驱动电机最大的生产国。2023年,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企业中,中国企业占据六席,市场份额超过60%。此外,800伏超充、一体式铝压铸工艺等先进技术在我国新能源车企中加速普及,也培育出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。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所言,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,融入了5g、移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,产业链、价值链正持续向交通、能源、信息通信等领域拓展,并建成了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,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全面重塑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